首页  >  课程列表  >  课程详情
  • 培训日期:
  • 专业类型:档案系列
  • 学  时:30
  • 价  格: 90.00
  • 年  份:
  • 2024年
  • 选课
  • 课程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师介绍

    本课程旨在培养能够应对数字转型期文件档案管理挑战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电子文件的基本特点及其管理的基本要求,了解国内外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动态,熟悉维护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等关键特性的方法,并且具备从体系、制度、流程、系统等多层面提出电子文件管理综合性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电子文件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信息工具,成为政府和企业合规运作的记录基石,成为守护个人、组织和国家合法权益的电子证据,成为传承数字社会历史和记忆的主要载体。数字时代的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承担着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历史重责。而电子文件管理作为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既是档案学理论演进和实践进展的中心地带,是档案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档案、数据、法律、技术、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重要阵地。本课程以建构电子化业务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框架为目标,按照电子文件概述、管理概述、流程与方法、系统与元数据等四个篇章四十八讲(每讲15分钟)引导学习者逐步认识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电子文件管理的目标和模式;探究电子文件形成、分类、鉴定、归档、保存、利用的方法要点;分析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和元数据方案的关键内容。

    刘越男,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中国档案学会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管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档案学通讯》副总编,《数字人文研究》执行主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数据治理、数字人文。

    自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电子文件管理》课程以来,即承担教学任务,是《电子文件管理教程》(第一版,2001)的主要作者之一,担任《电子文件管理教程》(第二版,2017)的第二主编。此外,还承担了《企业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等教材中有关“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信息化”等章节的编写任务,对于新技术环境下的文件档案管理有深刻的专业认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先后主持、参加了15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以及来自国家档案局、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北京市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中科院档案馆、澳门公职局、中石油、中国电信等多个单位的40余项档案信息化委托项目,出版著作及教材19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参加编制国家标准3部,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11项。